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2的文章
圖片
  T. J 語錄   摘錄自C頻道~『個人的實相本質』導讀課程   賽斯: 「自我」是意識心生出的一根旁支。意識心就像是一具龐大的照相機,自我則在 指揮這個照相機如何取景與運用焦點。 T . J : 取景、運用焦點,就是這個自我的焦點放在哪裡? 看美女,賞心悅目, 看豬,肚子會餓,想吃豬肉。 除了看,還有感覺,很多時候我們只抓到我們在看什麼,卻我們抓不到我們在想什麼, 更不要說感覺了。 我們的思想感覺,還有肉體的感官,聽什麼?看什麼?聞什麼?想什麼?感覺什麼? 想像力的方向?行動力的方向?這些都是焦點,自我是透過這個這些焦點在取景。 舉例,你拍一個恐怖的照片帶來恐怖的感覺,為什麼感覺恐怖? 因為你的焦點在恐怖上; 你拍一個賞心悅目的風景感到開心,為什麼開心? 因為你的焦點落在賞心悅目的焦點上; 就如你覺得男人很壞,男人帶給你的感受不好,這個感受建立在你看他的角度(焦點), 所以你的焦點帶來感受。 賽斯: 若不去干涉它,你那個本體的各個部分會自動升起,造成自我,打散,然後再造個新自我。 在整個過程中,它還始終維持一種奇妙的自發性,也始終保持著自己整體如一的感覺。 T. J : 「整體如一 指得就是我們的主體性」,如果你的主體性不夠,你會在生活中產生無名恐懼, 對未來沒有希望,生活像遊魂,沒有熱情。 「打散一個自我再造成一個新自我」;各位你們可以去想,我們的投胎轉世都有一個轉世人格, 它是被配置過的,它在我們物質世界中分秒在變化的,它在變為裡。 理論上,在自然的狀況下,這個轉世人格很有能力應付我們世俗的所有麻煩事, 在面對這些麻煩事時,我的人格自然地會轉換,比方說,我會學會什麼? 我會從內在取得訊息去解決什麼,但這個動作很容易被僵化的自我給打斷。 以賽斯論述來說,這個自我若比較有彈性,那他在面對他人生的人事物的困境, 他是很有能力解決的。 但若自我太僵化,認為自己最大,他不承認有更大的自己,內在的訊息內在的幫忙就被切掉了, 他就必須孤軍奮鬥,這樣會使得自我在一段時間內會感到孤單,不被支持,沒有力量感, 或是感到無名恐懼,失去希望,面對困難容易放棄,概念上是這樣 。 賽斯: 「自我」所顯現出來的,就是你對身處這個世界中的自己具有的『物質形象』所抱持的「關念」。 T. J : 這句話我們用白話來說,就是核心。 你的世界繞著你的核心在運作,那這個核心怎麼思考?就是你問自己,

『片段體瓦解』的實際運用

圖片
  TJ 語錄,摘錄自C頻道早期課課程 賽斯:『不管在地球的那一世,生命都不會被毀滅,我們知道你們很熟悉再生的觀念, 如果你們想: 像各種不同的轉世人格,這是讓人很不愉快的比喻,是存有各個不同四肢 和機能就會了解。』 T. J : 其實,存有是很多轉世人格組合而成的,就像肉體有四肢、手腳和眼耳鼻組合而成。 生命不會被毀滅,導向一個觀念:靈魂永生,但肉體有生生死死。 賽斯:『如果一個片段體瓦解它可以再生,就像你們身體的細胞可以再生一樣。』 T.J : 片段體瓦解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論述;什麼叫片段體瓦解? 心念形象和片段體,我們可以說是內我的片段體,我們的投胎轉世就是內我投出一個片段體 到人間變成轉世人格,我們就成為肉體了。 我們自己也可以投出片段體,我想念一個朋友,我投出我濃烈的心念形象也就是片段體, 比較敏感的朋友或許可以感知到一個透明的東西,就是你投射出的片段體,也許會被你的 朋友認為是鬼。 一個片段體瓦解:假設我的主要人格就是內我的片段體,所以我這輩子的轉世;我的肉體內 就是主要人格。 通常我們人在重大事件發生時,對這個人打擊很大,就會產生人格的瓦解,我這輩子的 主要人格崩解了,就不完整了,會形成危機。 我舉例:我的事業突然崩壞,對我的打擊很大,造成很大的痛苦悲傷,這時我的主要 人格扛不住,它的完整性就沒了,就是這裡說的崩壞瓦解。 它一崩壞,會形成危險,因為主要人格的完整度很重要;它有一個主要的系統在運作, 當它崩壞時,會啟動一個備援機制,這時候通常會用疾病取代目前的狀況,讓這個系 統維持穩定,所以這個疾病是一個備援機制。 這個疾病一產生,主要人格旁邊會有一個因爲疾病產生的次要人格去取代主要人格, 所以你會大病一場,在肉體上需要時間等它完整,當主要系統、主要人格再啟動後, 這個難關就過了,在我們人生裡會有這種現象,也是疾病的手段與價值。 當你的主要人格把焦點一直放在崩壞的事業上,會造成你人格的不完整,生病後, 你會把焦點放在疾病上,讓次要人格運作,你會思考為何生病? 而生病這段時間,主要人格不運作,時間能讓主要人格修復。 這裡舉例的:我的主要人格的特徵是功成名就,當崩壞後,停止運作了, 但人不能沒有人格運作,此時一個疾病產生的次要人格進來,這時這個人的情感運作跟焦點 不會再放在功成名就和事業上。 有一段時間,你會趕快養病,或你會想為何你會生病,你的經歷會放在對

出海口理論

圖片
政翰分享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唐老師在「賽斯實戰基礎班」課堂上提到的出海口理論。 賽斯提出一句很經典的名言叫做:「意念建構物質,信念創造實相」。很多人藉由改變信念想要去創造自己的實相,偶爾會碰到一個情況,就是明明我的信念已經改了,但為什麼新實相還沒出現?原因可能有非常多種,而我今天就分享其中一種可能,如果大家也剛好也遇到了這種情況,希望我的論述能夠幫助到大家共同度過艱難的時刻。 當信念確實已經改變了,而實相卻還不來,要提到一個理論叫做「出海口理論」。如果用象徵來作比喻,我把「限制性信念」比喻成河流,「開放性信念」比喻成大海,因為河流跟大海相比,是比較狹窄、比較限制的。而當河準備要流入大海時,出海口的水質是「鹹、淡並存的」,水質處在一種有點混濁、混亂的狀況,等完全出海了,才會完全變成海水。 放到信念上來說,當我們找到限制性信念而要以開放性信念取代時,在實相快要顯化出來的當下,會出現新舊信念打架矛盾的信念拉扯期,會讓整個人混亂不堪、懷疑人生、懷疑信念創造實相、甚至是懷疑賽斯的真實性。這時候,我們所處的位置很有可能就是在剛剛提到的「出海口」了。這就好比下定決心要戒菸,但周遭的朋友在聚會時還是會習慣找你抽菸,要做的就是繼續堅持下去,等時間一久,那些朋友看你如此堅持,自然就不會再找你抽菸,最後就戒菸成功了。 所以今天假設已經到了出海口的位置,請不要灰心,繼續堅持下去,你所做的一切努力並不會白費,當我們完全進入到廣闊的大海裡自在的遨遊時,就會發現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祝福大家都可以在新的一年創造自己真實渴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