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體瓦解』的實際運用

 


TJ 語錄,摘錄自C頻道早期課課程


賽斯:『不管在地球的那一世,生命都不會被毀滅,我們知道你們很熟悉再生的觀念,如果你們想: 像各種不同的轉世人格,這是讓人很不愉快的比喻,是存有各個不同四肢和機能就會了解。』


T. J : 其實,存有是很多轉世人格組合而成的,就像肉體有四肢、手腳和眼耳鼻組合而成。

生命不會被毀滅,導向一個觀念:靈魂永生,但肉體有生生死死。


賽斯:『如果一個片段體瓦解它可以再生,就像你們身體的細胞可以再生一樣。』


T.J : 片段體瓦解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論述;什麼叫片段體瓦解?


心念形象和片段體,我們可以說是內我的片段體,我們的投胎轉世就是內我投出一個片段體到人間變成轉世人格,我們就成為肉體了。


我們自己也可以投出片段體,我想念一個朋友,我投出我濃烈的心念形象也就是片段體,比較敏感的朋友或許可以感知到一個透明的東西,就是你投射出的片段體,也許會被你的朋友認為是鬼。


一個片段體瓦解:假設我的主要人格就是內我的片段體,所以我這輩子的轉世;我的肉體內就是主要人格。


通常我們人在重大事件發生時,對這個人打擊很大,就會產生人格的瓦解,我這輩子的主要人格崩解了,就不完整了,會形成危機。


我舉例:我的事業突然崩壞,對我的打擊很大,造成很大的痛苦悲傷,這時我的主要

人格扛不住,它的完整性就沒了,就是這裡說的崩壞瓦解。


它一崩壞,會形成危險,因為主要人格的完整度很重要;它有一個主要的系統在運作,

當它崩壞時,會啟動一個備援機制,這時候通常會用疾病取代目前的狀況,讓這個系

統維持穩定,所以這個疾病是一個備援機制。


這個疾病一產生,主要人格旁邊會有一個因爲疾病產生的次要人格去取代主要人格,

所以你會大病一場,在肉體上需要時間等它完整,當主要系統、主要人格再啟動後,

這個難關就過了,在我們人生裡會有這種現象,也是疾病的手段與價值。


當你的主要人格把焦點一直放在崩壞的事業上,會造成你人格的不完整,生病後,

你會把焦點放在疾病上,讓次要人格運作,你會思考為何生病?

而生病這段時間,主要人格不運作,時間能讓主要人格修復。


這裡舉例的:我的主要人格的特徵是功成名就,當崩壞後,停止運作了,

但人不能沒有人格運作,此時一個疾病產生的次要人格進來,這時這個人的情感運作跟焦點不會再放在功成名就和事業上。


有一段時間,你會趕快養病,或你會想為何你會生病,你的經歷會放在對抗疾病,這是疾病帶來的效果


這個疾病不一定是重大疾病,有可能會是慢性疾病或是精神方面的疾病。但這個病要

有能力把次要人格分離出來運作,讓主要人格慢慢地,自然地變完整,

亦即是賽斯所說的:『可以再生』。

疾病消失,次要人格會慢慢退下,主要人格再次運作。



但有一個問題要考慮的,就是時間。如果生病時間太久,這個次要人格會認為這個病是它的一部分,因為這個次要人個的存在感是因為這個疾病,而病痛是一種刺激,

刺激使得這個人格有存在感。


通常時間不長,主要人格可以轉換回來,因為它是帶著命運架構來的,能量較強,

但若時間過久,這個主要人格就可能會帶著這個疾病,疾病不會立刻或完全消失,

因為這個次要人格認為這個疾病是它的一部分。就像我們覺得手是我們的一部分,

我們不會切除無它。

當生病的次要人格認同疾病時,疾病就拿不掉了,這是一個可能的現象。


主要人格的完整度需要被保持著,疾病在這裡是一個保護機制,另外賽斯也稱疾病為

『一種阻礙性的行動』,是不好的,但我這裡談的疾病卻是一種救援系統。

這也是賽斯論述中比較少提到的。

**同學提問:

這個課題蠻生澀的對我而言,這邊有個問題不太懂。

文中提到在人生中遭逢例如事業失敗或是撞上重大疾病時,主要人格會被瓦解暫時被次要人格取代(記得老師說內我創造這一些事件就是要我們向內,也就是我們走偏了,要幫我們拉回來),但假設人格是一個人的信念形成,那麼當他向內的時候信念通常會被鬆動改變(例如老師對我們的教育也是要鬆動我們一些(觀念)信念),當一個人的信念改變人格也會跟著改變不是嗎?

他再也回不到原來的主要人格(而就是因主要人格有問題才會撞上那些事件所以他有必要回到主要人格嗎)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生完一場大病或是經歷事業失敗後,東山再起整個性格也可能會完全改變,那又要如何區分哪一個是他的主要人格和次要人格呢?

有可能主要人格經過信念的改變變成次要人格嗎?

*季庭回覆:

主要人格是帶著命運架構來的,是命運的基本架構,命運架構有一個主題,它也就是你投胎前自己設定的體驗主題,這個主題一但偏離,人生會產生辛苦,內我也會製造事件把你帶回來,這就是你文裡說的那個概念。


但命運架構是一個大方向,在這大方向內,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所以你是有選擇權的,修正信念,目的就是要讓你看到更多更好的選擇,不會抱著限制性信念一條路走到黑。舉例:你要去高雄,方向目的確認,但你可以走路,騎車,開車,坐高鐵,甚至坐飛機,方式很多種。


但每一種選擇,都會帶出不同的過程,產生不同的體驗跟體悟,比方你選擇騎腳踏車跟坐飛機,一路上看到的風景跟遇到的人事物和你感覺到跟體悟到的都會不同,這就是不同的選擇帶出不同的結果。


你的問題,我想應該可以這樣說,電腦的主要運作程式不會變,但會有很多外掛程式,看你需要,word、excel、Line 甚至遊戲軟體....好多,端看你的需求。又如你說的,當一個人經歷事業失敗,又東山再起,如果這個人的主要人格帶著功成名就的架構,那終究還是在這命運架構之內啊!只不過,透過這場疾病,會為這個人的人生帶來什麼體悟?這才是內我跟靈魂要的。


老師的例子,疾病讓一個人能將焦點從失敗的打擊中暫時轉移,等他病好了,這個由疾病產生的次要人格也會退去,意思是說,他痊癒了。但也或許,透過這場病,會讓他從物化的物質打拼上,能重新思考人生,回歸身心靈也說不定。


所以我認為,主要人格是不會變成次要人格的,它是你這輩子的行進方向主心骨,但你可以在過程中,選擇用你自己的方式體悟人生。  


但也有可能,這個人,病癒後,從此疑神疑鬼,害怕死亡跟疾病,那麼這個因疾病產生的次要人格就會強大起來,主要人格會變弱,有的次要人格甚至會強過主要人格,我記得個人實相本質有舉過那個奧古斯都 人格分裂的例子,但我認為都是一種自我的保護跟平衡機制。


主要人格是標配,跟你選擇的原生家庭,你的基本性格,你的高矮胖瘦,性別都有關係,你帶著這個標配的主要人格跟命運架構書來走你的人生。


老師舉過的例子:你的命運架構若是要成為一個武將,那你就會有武將的基本配備,你可能生在一個戰亂的年代,可能你的體型就很高大威猛,你的性格堅韌,個性不婆媽也不會太過婦人之仁,你的家庭可能也是有軍人背景等等,總之一切都是去讓你成為一個武將,這是一個方向。


但若你堅持去唱戲,那就辛苦了!


*來自阿滿學姊的解說:


做個不完全正確但可接受的比喻:一位由皇帝授權,帶著任務的將軍帶領且主導軍隊前往邊疆應戰,此位將軍雖帶著計劃任務出行,但仍擁有某種程度的自由決定權,依當時情況來選擇下策略。


當他十分盡力打了一場非常困難的硬戰後,自己身受重傷,軍隊也大為損傷。

為了顧及整個軍隊的完整及未來計劃任務的持續,他只能專心休養,並由其他幕僚中挑一個來暫時主導休兵養息狀態。

待將軍稍恢復後,就要再回來主導,並檢討為什麼造成這場硬戰的損傷,進而修正某些策略以利繼續完成任務。(這個比喻中的皇帝即是更大的自已,將軍是主要人格,整個軍隊是整個完形人格。)


遇上重大事件,不論是命運架構內的事件,或是因主要人格的偏離軌道所產生的修正插曲,仍然都是靈魂要的體驗。但過程中主要人格可能因過度入戲,造成能量的過度損耗,內我為確保整個完形的完整性,自動的啟動緊急的應變防護措施如重大疾病,先讓主要人格休息一陣子,暫由次要人格接管。但若是接管太久,就會產生依附的問題,如主要人格誤以疾病來取得存在感。而在身體恢復時,信念的消化與理解仍需主要人格來完成。


為什麼主要人格要再回來?

因為他是已被內我賦予完成命運計劃的主導者,且擁有完成計劃所需相關配備能力者。其他次要人格與主要人格都在一個完形內,也是內我最初的架構組合,且也會趨於維持完形人格的統合。


透過困境的經歷,主要人格從中學習並修正執行命運計劃所需的配備如解除限制信念與覺知的能力。另外,除非內我發現祂建構的這個主要人格無法勝任他想體驗的計劃,否則是不會更換主要人格的。


身為在地球經驗的個體,不論是主要人格或次要人格主導,不論是遇上什麼事件或在什麼樣的狀態,內在機制自然由內在去處理,重要的是外在自我透過學習提高覺知,要接受、同理、陪伴自己,不批判自己,允許自己去感覺,去感受,去經驗,去釋放情緒,最後讓情緒回到自己。重點不是發生什麼事,而是怎麼定義、面對及處理它。


以上僅供參考!



留言

熱門文章

宗教說的因果輪迴和罪與罰,其實是情感過度補償的呈現

如果沒走入身心靈,事件的發生是不是就是照著自己原先寫好的劇本在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