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2的文章
圖片
老師、助教、學長姐、同學好,我想請問當情緒上來時,老師說過先發覺》承認情緒〉陪伴情緒,最後一個陪伴情緒的部分,我能不能解讀成沈浸在這個情緒讓它流過,但是不要用理智過多解讀呢? 同學答覆: 哈囉你好~ 我個人的理解是可以看到自己的情緒, 知道情緒不等於我, 知道現在在走一個過程 ,這樣算是陪伴。 不壓抑它 也不抗拒。 但是沉浸這個詞,我感覺比較像是會容易漩在漩渦裡…… 您參考囉! 同學答覆: 陪伴,陪伴**的感覺。 想像陪伴難過傷心的孩子,閨蜜或另一半。 就只是用愛陪著伴著。 情緒自然因為陪伴而流過,因為情緒不是你。 沉浸,徹底感受它(情緒),但不批判它(情緒),情緒會自然流過,因為情緒不是你。 因為陪伴,因為徹底感受,使我們感知力上昇,感覺(受)上昇,體悟性自然提高,有體悟,自然看懂人事物。 這裡的沉浸,並非把自己淹沒在情緒裡,把過往類似情緒的加乘進來,更甚批判自己,把自己當成情緒的一部分(類似你提到的用理智過多解讀)。 事件是中性的,對事件有反應,會產生情緒是因為信念的結果,也因為我們看事情的角度。 了解,情緒不是你,信念也不是你。 情緒來了,我們陪伴他,就如同陪伴孩子一般 陪伴的過程,徹底感受情緒,情緒自然流動,而你可能會看到你的信念,随着可以選擇改變信念與看事情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