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並不若你自己想的那麼地了解你自己

 




修行,從字面上來看就是修正行為,但在修正前,要能先發現問題。

當你在生活中感到痛苦,你會問為什麼?能改變些什麼?在這個過程中牽扯到一個很重要

的東西,就是了解自己。


但你必須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真正的渴望是什麼?當你不明白,你的痛苦就從這裡產生。


靜坐與讀書,無法一蹴可及,沒辦法說我今天靜坐了讀書了,明天就能解決人生帶給你痛苦

的人事物,我們生命存在的概念不是這樣,一切的學習都是為了能夠帶出選擇;真實的選擇。


這個選擇牽扯到渴望,讀書靜坐加上渴望,就能看到選擇,如此內在機制就能滾動,拿到力量。


ISA : 賽斯曾說:『你對自己思想熟悉的程度,實際上比你自己想像的要差了一大截。』


老師在第一節課就要我們問的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能幫助你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真實的渴望。問出感覺,問出篤定感,再配合老師教方法跟知識,你真的會發現,困擾你的辛苦會愈來愈少。


三個問題: 1. 我現在是什麼人  2. 我想成為什麼人 3. 我將來要過什麼生活?

重點是去感覺,不用想把它翻成語言。

留言

熱門文章

『片段體瓦解』的實際運用

宗教說的因果輪迴和罪與罰,其實是情感過度補償的呈現

如果沒走入身心靈,事件的發生是不是就是照著自己原先寫好的劇本在走呢?